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作为“十四五”发展时期的第三年,医疗健康产业在机遇与挑战中砥砺前行。在国家政策推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新诊断技术迭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医疗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体外诊断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发展公共卫生和基层服务等薄弱环节。《意见》强调“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加强防治结合”、“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促进服务连续性”、“健全服务购买机制”等,并提出:“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及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给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众多发展机遇,而精准医疗等新兴服务也成为各地争相鼓励扶持的方向。公司凭借技术平台全、研发实力强、服务模式灵活、成本优势明显的行业优势,积极参与到中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浩荡浪潮中,并不断提升公司行业影响力和扩大市场份额。
2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改委、财政厅、人社部等六部门发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6月,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区);截至9月,已确定五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再次将区域检验中心提升至国家层面,不但再次明确区域检查结果互认、信息互联互通,更是将耗材设备的一体化管理提上评判标准,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的下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对体外诊断产业集成化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适合已服务于大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系统化的大型综合服务商。公司已构建完整的诊疗产业生态链,“服务+产品”的整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精准中心和合作共建的业务模式,更能为医联体及龙头医院提供整合式优质服务。
年初,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LDT试点文件”);3月,上海市药监局和上海市卫健委联合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实施方案》(“上海LDT试点文件”);10月,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家LDT试点文件和上海LDT试点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对LDT行业的监管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监管的路径开始走向清晰,对于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全面成熟的监管体系有着重要的开拓意义。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个体化的治疗离不开个体化的诊断xk星空体育,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为临床提供精准信息成为医学检验发展的趋势,“标准产品的报批(IVD)+自行研制(LDT)”的“双向、双轨”制,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迫切需求。LDT模式逐渐合规化,将给产品线丰富且具备定制化能力、临床试验运营能力、数据积累和成果发表能力的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意味着其商业化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四) IVD集采政策趋于稳定,具有服务能力的大型龙头渠道商机遇大于挑战
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 “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6月,安徽省三部门发布《关于执行凝血类、心梗类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江西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执行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12月,安徽省医保局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 2号)》,公布了联盟上报的意向采购量,要求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糖代谢两项三类产品首次进行组套报价。伴随着集采政策的常态化执行,高度分散的流通行业将进一步整合,粗放式的代理模式逐渐淘汰,行业内“头部效应”加剧。基于IVD应用对线下服务属性的天然需求,工程维修、冷链物流、智能仓储、数字化供应链等服务,仍是国内医疗流通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服务链价值,具有全国网络并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的渠道商,是IVD 厂家快速链接终端客户及提升产品体验度的不二选择,产品服务化价值有望独立体现。
5月,国家卫健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7月,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强调“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释放出医疗反腐走向“深水区”的决心。
随着行业反腐行动持续深入,透明、公正、规范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和标准;同时,医疗反腐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行业内部的创新与竞争力的提升。只有在良好的治理框架下,行业才能实现持续和健康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合规的生意才是好生意”,公司一直贯彻“卓越品质”的质量战略,实施全员、全程、全要素覆盖的全面质量管理,为公司业务持续性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公司是一家以提供“服务+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各类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以疾病为导向的体外诊断产品及医学检测服务,以满足就医者的综合临床诊疗需求。公司主要业务涉及医学诊断服务、诊断技术研发、诊断产品生产及销售、CRO、司法鉴定、健康管理等领域。
作为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在全国布局了 43家连锁化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为超过22,000家医疗机构,提供4,0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包括分子诊断、病理诊断、生化发光检验、免疫学检验、理化质谱检验及其他综合检验等从常规到高精尖的检测项目),共获得95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被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
公司产品经销网络在全国覆盖了16个省市,拥有分子诊断、病理诊断、质谱诊断三大自有产品线,代理产品覆盖罗氏诊断、希森美康、法国梅里埃等国内外品牌产品超1,300种,终端客户超4000家。
公司以全方位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各阶段、各场景的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完善和精进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体系,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式发展。
在医疗机构有外包检验项目需求时,公司通过全国连锁化的独立医学实验室网络及开展的4000多项检验项目,提供精准及时的医学诊断外包服务和科研外包服务。
在医疗机构有自行检验需求时,公司通过 1,300多种产品的全国经销渠道和三大自有产品线,提供规模化供应链效益下的设备、试剂、耗材和技术支持服务等。
在医疗机构有院内提升医学效率和降本增效需求时,公司通过深度的合作共建和精准中心模式,以专业化运营提升管理效益,以规模化供应链实现有效降本,以齐全检验项目扩容检测能力,以领先技术平台增进学科影响力。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4.08亿元,同比下降33.8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下降78.5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81.90%。
报告期,公司秉承“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的使命,锚定“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定位,在五年战略规划的第四年,聚焦六大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战略到执行的落地。1)推动战略性业务精深:锚定区域龙头三级医院,聚焦精准中心模式的业务开拓,以串联质谱、核酸质谱、宏基因、甲状腺等优势产品线切入,形成整合式打包业务。2)实现国际业务的破冰:加快布局IVD产品的国际渠道网络,探索诊断服务业务合作在东南亚的输出。3)推进组织变革的深化:优化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积极精兵简政。4)加速数智化战略的落地: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精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优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诊疗和健康管理的创新应用。5)推进亚运健康服务:以精准健康检测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安全顺利进行。6)推进质量和合规的精益求精:持续从质量文化、质量安全、质量管控及质量变革等维度,促进卓越绩效管理成熟度的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诊断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1.87亿元,较去年同口径同比增长11.91%。其中,ICL实现营业收入 47.18亿元,较去年同口径同比增长16.73%。
“顶天立地”精耕全国ICL市场,“小步慢跑”试点海外ICL增量。随着北京迪安迁址扩建、广州迪安落地运营,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 “1家总部实验室+4家大区中心实验室+38家省市旗舰实验室+70家精准中心+700家合作实验室”的全国多中心多层级深覆盖的 ICL网络布局,从省市区延伸至乡镇和社区一级,高效满足全国一线临床精准检测需求。同时,公司在越南胡志明市筹建中国首家出海的ICL实验室,迈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业务机会的第一步。
聚焦头部三级医院的业务突破,做厚客户界面。通过分层分级客户管理,联动多学科项目和多业务模式的合作,扩面、扩项、提质、上新、转化,不断提升临床运营能力。报告期,新增三级医院客户数 238家,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32.8%;特色学科产品增速显著,感染性疾病项目同比增长 142% ,神经免疫项目同比增长102%,血液病项目同比增长69%。
建数字化交易系统,加快营销力的数字化转型,构建了有机融合的业财一体化多维度综合管理平台。重塑了管财边界、业财边界、人机边界,大幅提升前后端业务流、信息流、数据流的集成处理和支撑响应能力,实现持续优化的闭环管理。1.0版业财数字化平台落地后,公司整体业务运营效率提升了22.4%,项目管理决策效率提升了31.8%。
报告期,公司新增国家级专家28名、省级专家50余人,加入11个重大疾病联盟,与各大医院、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相关项目研究和转化。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红房子联盟推动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设;与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建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建“罕见脑炎精准诊断联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建“腹腔感染和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联盟”;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成立陕西省内分泌高血压协作组;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发起盛京肾上腺联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成立临床质谱联合研究中心标准化实验室等。
报告期,公司围绕四大学科,聚焦重点产品线项目,不断将技术平台拓展与疾病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完善血液病综合诊断服务解决方案,新开流式、ddPCR、NGS等164个项目,推出独家项目髓系肿瘤NGS-MRD,实现与全国血液病TOP5医院的合作;完善肿瘤检测产品线及癌种覆盖,提供检测项目超过180项,报告期检测量超过26万份;覆盖了所有高发癌种、以甲基化及新型蛋白标记物检测技术为核心的早筛产品体系,报告期为超过20万人群提供肿瘤早筛服务;打通整个神经内科检测领域,完成对神经内科从免疫系列到遗传、神经感染、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覆盖;升级行业领先的“病原基因测序+传统微生物”的感染精准诊断综合解决方案,推动病原三代靶向测序平台在各实验室的本地化自检。
报告期,公司积极探索新技术平台的合作与引入,独家引入全球最领先的阿尔兹海默病血液检测技术(IP-MS),并计划在24年完成技术落地和相关产品转化。报告期内,新开检测项目 1,023项,特检收入实现20.49亿元,占传统诊断收入的比例为39.50%。
“合作共建”,是公司与医院就科室/区域中心实验室综合运营的整体化解决方案业务模式。报告期,公司进一步聚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区域检验及病理中心的建设,在“产品+服务”的基础上,升级为“产品+服务+数智”的整体化方案,持续优化“迪智十大服务项目”;参与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系列共识”制定,多家合作医院入选医共体实践案例。报告期,新增共建实验室46家,累计共建实验室增至近700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二级及三级医院收入贡献达94%以上。“精准中心”,是公司与三级医院就综合性特检平台的院内合作共建。2023年,是公司精准中心全面升级和深化发展的里程碑之年,基于多组学技术平台、生物样本库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核心优势,公司进一步优化自研产品及诊断组合的开发,通过打造诊疗一体化模式,推动科研合作,制定标准化体系文件以及提供全面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医疗服务的全面优化和升级。报告期,新增27家精准中心,累计精准中心家数达70家,其中31家实现盈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晓飞检”,是业内首家采用数智化手段打通线O一体化医学诊断平台。报告期,“晓飞检”重点打造公立医院健康管理联合体O2O平台,服务公立医院体检科270余家,覆盖100余个城市;“银川晓飞检”互联网医院正式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促进“互联网+健康管理”与医学检验深度融合。同时,携手美团买药、支付宝医疗健康等,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直接触达千家万户,成为618天猫、京东健康类TOP榜头部商家。
公司始终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标准为基石进行全面质量体系建设,坚持“公正、精准、及时、责任、创新”的质量方针,确保全业务链标准化、统一化。报告期,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实验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30家实验室通过ISO15189认可,认可实验室数量行业第一,其中,总部实验室通过质谱、流式、分子病理等14个专业领域的304个项目的ISO15189复评审,认可项目数位居全国医学实验室首位;21家实验室通过EHS认证,4家实验室获得CAP认证;NGS中心已连续6年满分通过NCCL实体肿瘤、肿瘤体细胞突变高通量测序室间质评。报告期,公司累计获得95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被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
报告期,公司持续迭代样本配送中枢大脑——“云迪平台”,运转管理效能提高30%,配送人均样本量提升58%;覆盖国内31个省市,拥有2000+物流网点,实现95%以上的标本省内12小时和跨省12-36小时送达,90%的报告单可在24小时内送达;参与起草《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国家标准, 16家实验室获得国家标准试点企业称号。
报告期,公司持续全面提升实验室管理平台的精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出微生物药敏检测管理和智能分析平台,将微生物药敏数字化图片,AI引擎和深度学习迅速准确地进行药敏结果的判读;推出数字病理整体解决方案,以全流程病理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石,结合区域病理诊断系统、远程阅片会诊平台、两癌筛查系统、数字玻片扫描系统、数字病理存储系统以及 AI辅助诊断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病理中心全数字化建设;升级智能实验室质量管理平台,自主研发Di-QC和CAL-iLAB 质控软件,实现了实验室业务人机料法环要素全面线上管理。
报告期,公司积极开展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开发多模态多组学人工智能引擎,结合最新的大模型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客户。完成“迪智检”微信小程序上线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检验服务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智能化的一站式客户服务终端;发布X-MedExplorer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运用AI技术,助力挖掘数据关联和隐藏价值,帮助医生整合临床表型+多组学等数据,加速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基于隐私计算的多模态大数据平台技术构建和数据治理架构,同时结合大数据和算法构建了以疾病为主题的AI预测模型和病灶识别模型,为多家头部三甲医院提供专业的大数据和AI服务。
报告期,公司旗下“医策科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列产品辅助医生发放诊断报告近200万份;原研开发的PD-L1免疫组化病理图像处理软件 PathoInsight-PDL1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病理AI三类证产品宫颈细胞病理图像辅助诊断软件已顺利完成临床试验;联合国内百家医疗机构共同打造的《宫颈细胞病理图像标准数据库数据标准体系》;被评选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数据治理重大成果”。此外,宫颈细胞病理人工智能筛查解决方案已推广并应用于马来西亚、摩洛哥、阿联酋和澳大利亚。
公司一直秉持“技领未来”的发展战略,聚焦“精准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发展方向,以加强疾病早期筛查、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为目标,开展创新性、有特色的科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报告期,新增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 117项、软件著作权 72项,另有 125项发明专利在申请;发表学术论文 65篇,其中在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J Exp Clin Cancer Res(IF=339.966)等国际医学000516)英文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52篇,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全国权威期刊上发表中文期刊13篇。
报告期,基于多色数字PCR技术平成了血流感染、肿瘤伴随诊断(PTC 4基因)、携带者筛查(SMA)等多重超敏分子诊断产品的开发,具备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完成基于三代纳米孔测序平台的“Dano-seq靶向多重病原体检测”产品的迭代升级,V3.0的检测靶标覆盖范围由V2.0的188种扩至354种;自主研发以纳米孔测序技术为平台的“分枝杆菌(MTB&NTM)鉴定与药敏检测”产品,覆盖百余种分枝杆菌病原及 20余种分枝杆菌治疗药物相关的耐药基因检测,三代耐药自动化分析流程升级已完成验收;开发基于测序平台的微生物耐药产品,覆盖 50+种感染微生物的分子药敏及毒力实时检测与分析,突破耐药基因检测壁垒,实现表型药敏预测;基于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POCT系统项目,完成样本处理与核酸快速提取方法、分型检测体系与临床样本测试、V1版微流控芯片/卡盒和原理仪器的设计验证;围绕中枢感染和神经系统肿瘤进行自研产品开发和布局,参与多个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 tNGS检测临床研究,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
报告期,公司自有产品新增3个三类证,7个二类证和180个一类证。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6.86亿元,同比下降7.58%;其中,自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03亿元;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2.83亿元,同比增长5.32%。
报告期,控股子公司“凯莱谱”聚焦液相质谱领域的持续临床产品落地和创新,业务持续快速增长。自主品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KLPMD-U、KLPMD-R与微量元素分析仪CalQuant-E ICP-MS获批上市;胆汁酸谱、儿茶酚胺等多个临床质谱试剂产品获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上市;与全球领先的质谱企业SCIEX宣布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持续推进先进质谱仪国产化。报告期,凯莱谱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参与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报告期,参股子公司“迪谱诊断”加速核酸质谱和纳米孔单分子测序两大前沿技术的新产品研发与临床落地。主起草的《医用核酸质谱应用技术通则》团体标准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批准发布,自主研发的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DP-TOF 96A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两项里程碑事项,为迪谱成为核酸质谱行业领导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全球领先的纳米孔测序上市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签订了本地化战略供应框架协议,打造新一代高通量基因精准检测技术平台。报告期,迪谱诊断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 “2023杰出智造典范奖” “杭州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企业研究院”等荣誉。
报告期,控股子公司“迪安生物”重点围绕“分子+病理”两大业务主线,布局宫颈癌、妇科感染、细胞病理、免疫组化、数字病理等产品线领域,并聚焦感染领域搭建LDT产品的标准化转化平台。自主研发生产的快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人类ALDH2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和“人类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HPV产品中选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项目;主导起草的《人瘤病毒核酸(分型)检测试剂盒》团体标准入选“浙江制造”标准认定清单。报告期,迪安生物在东南亚及中东进行深布局,新增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市场。
报告期,公司持续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贯彻实施“卓越品质”质量战略,倡导“以客户满意为导向、以追求零缺陷为目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要素覆盖”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创建质量竞争核心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继2013年获“杭州市政府质量奖”,201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2021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到2023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报告期,公司构建内部轮岗机制及“导师带教”模式 ,打破岗位、条线、地区壁垒,驱动复合型人才的动态流动,为多产品拓展路径的拉通建立深厚的“人才池”;大刀阔斧实行内部管理变革,简化流程,精兵简政,汰弱留强,实现组织与人才的双向升级,不断激发公司活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人才驱动业务”,推动优秀中后台人才往一线业务端迁移,以战领教,育就强将,组织上下都要“看得见硝烟,听得见炮声,调得动炮火”;报告期,公司获评“最受大学生欢迎雇主品牌奖”。报告期,公司持续完善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体系建设,通过 ISO27001管理体系认证,从体系深耕(三级制度)、技术投入(主机EDR)、安全运营(数据导出)三个维度履行企业责任保护客户隐私。同时,通过跨区域的混合云容灾建设,实现核心应用系统的数据无损不丢失和分钟级灾备恢复,有效提高企业业务连续性,保障关键数据安全可靠。
“善”是迪安事业的基石,公司在实现自身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报告期,承接“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遗传病基因检测公益性项目”,为遗传代谢病、智力发育异常及罕见病的儿童家庭提供免费基因检测;开展第六届“好孕十月”活动,为全国400+孕妇提供叶酸代谢基因、遗传性耳聋、遗传病携带者、先天性脊肌萎缩症(SMA)等免费筛查服务;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高血压学组,提供免费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和高血压精准用药检测,支持超300家医院举办义诊活动;内部互助“善基金”,累计援助647例,援助金额超过1100万元;DNA寻亲数据库,服务于失散家庭,累计帮助393对寻亲者找到亲人。
报告期,公司以专业技术助力提高女性群体对两癌的防治意识和防治水平,第13次获得由中国癌症基金会颁发的“社会公益奖”;持续推动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控工程“三级预防”体系的完善,获得第11届中国出生缺陷防控论坛颁发的“贡献奖”;参与肿瘤早筛公益行动,被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盟授予“百县十万人肿瘤筛查公益行动战略合作伙伴”称号;凭借在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获得“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ESG百强”、2023中国企业ESG金责奖“最佳社会责任奖”。
公司身处受政策导向较为明显的医疗行业,时刻保持对行业政策变化的高度关注与潜心研究。在体外诊断行业深耕20余年,对行业政策、格局变化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面对变化,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引领模式创新,从单一的检验外包,进阶到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各生命周期的“服务+产品”双轮驱动,再进阶到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合作模式,不断增强与客户的粘性,持续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和提升医学价值。
公司坚守“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定位,通过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包括诊断产品、诊断服务、供应链优化、信息化管理、实验室质量、冷链物流、智能仓储、样本库管理、科研服务等解决方案,并在国内首创院内与二级市县级医院的合作共建和与三级医院的精准中心。通过整体解决方案全维度能力的打造,借助业务模式的创新,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真正能满足各级医院各阶段差异化需求的一站式服务供应商。
公司以客户需求及临床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打造内生高成长性价值链,已初步完成“研产销检”一体化产业链的转型。在上游,聚合资源,集中突破产品瓶颈,以特检项目牵引产品,以国产替代定位产品,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匠心打造,现已完成了三大生产线的布局,在液相质谱、核酸质谱、分子诊断及细胞病理等领域均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三类注册证8项,二类注册证43项,一类备案产品292个;在中游,公司拥有41家ICL和2家CRO实验室,同时构建的营销网络覆盖中国大陆 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不仅使上游的产品能迅速通过自有渠道打开市场,“服务+产品”的联动更是使公司能以极具竞争优势的成本和效益提供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在下游,公司布局了面向2C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体检业务和“晓飞检”线C居家检测,进一步贴进终端客户,打开增量市场。
公司特有的一体化纵深产业链布局,夯实了业内不可复制的综合竞争优势,更具灵活性、包容性和延展性,不仅能实现同频共振和互哺式的价值链最大化聚合,更能抵御医疗政策或市场的阶段性波动,降低单体业务的风险,保障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司一直秉持“技领未来”,推动“以技术为驱动,以学术促营销”的升级战略,创新性地进行多种技术平台的多元整合,搭建并完善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平台,构建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基因芯片技术平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平台、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平台等,范围覆盖了从常规到高端的主流技术领域;加强海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国内产业化注册报证能力,加大对研发人才的培育,并建成试剂和设备生产基地;以“瞄准国际前沿、引领中国检验、开拓科学研究”为目标,开展创新性、有特色的科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针对重大疾病、常见疾病、特殊疾病,进行持续稳定的科研攻关。同时,公司围绕“公正、精准、及时、责任、创新”的质量方针,从样本与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四个工作角度入手,在全公司推行和贯彻ISO 15189、ISO 13485、ISO 17025、CLIA、CAP等质量认证体系与标准,累计获得95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
公司获批国家首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试点单位、国家首批基因检测技术临床应用示范中心、国家第三方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应用示范中心,拥有分子诊断省级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
公司在国内拥有规模领先和技术领先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可开展 4,000余项检测项目,为超过22,000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95%以上的标本实现省内12小时和跨省36小时送达的物流时效,90%的报告单可在24小时内送达。
公司持续推进“医疗诊断产业数字化平台经济”信息化战略,拥有数字医学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智慧医疗研究院和省级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利用自身信息化平台开发云检验平台,实现检验数据的在线交互、分析解读与实时传递,在检验过程中累计的 10PB医疗大数据是进行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宝贵财富;公司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改革,结合AI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化、数字化、集约化和高效率的管理平台,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数字产业化。
公司于2020年推出五年战略规划,以“成就客户”为导向,锚定“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交替升级,打造具有综合壁垒的一体化服务产业链,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院内/院外解决方案。在组织力优化上,公司将聚焦活力型组织的打造,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持续吸引行业优秀人才,营造持续奋斗的氛围,建立获取分享机制,打造能征善战的队伍,形成敏捷高效的组织。
在技术力打造上,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打造分子诊断综合技术、串联质谱、核酸质谱、NGS二/三代高通量测序、远程病理与病理 AI在内的多个国际顶尖技术平台,在肿瘤早诊早筛、感染快速诊断、遗传罕见病/代谢病诊断、慢病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发以疾病为中心的全病程诊断管理方案,同时,加强上游产品生态的打造以及自有产品的研发落地和生产报证能力,完成IVD渠道的转型升级。
在运营力升级上,加速推进以“精准中心”创新模式为代表的特检业务,将提升经营质量作为核心指标;围绕“肿瘤、慢病、感染、妇幼”四大学科,形成前端产品研发,后端学科联盟落地,外部产品转化,内部学术强化的一体化学科建设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医共体政策下,区域中心合作共建商业模式的打造。
在数字化转型上,基于数字化组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交付四大方向的数字化战略,立足医疗大数据开发数字化诊断产品,打造数字智脑,建立针对客户的数字化应用,用“数字+诊断产品”为健康服务,利用海量数据603138)和智能分析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决策支持。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2024年集团将以“强基固本”为核心,以产品为基、营销驱动为主线,实行“内紧外冲”的整体策略,围绕五大重点工作坚定推进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业务结果导向,持续深化精准中心、合作共建、学科建设、集团级客户等战略业务。通过精准解决方案优化、客户分级管理、标杆打造、组织人才建设、数据信息化管理等重点提升精准中心运营质量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迪安精准中心品牌;紧跟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围绕客户新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差异化解决方案,高质量打造区域检验中心行业标杆;聚焦血液病、病原分子、神经免疫三大重点项目,加快提升重点学科的市场影响力。同时,积极探寻与连锁化商业医疗集团的合作模式,打造集团级合作客户标杆,拓展新业务增长。
公司将集团研发中心和上游生产研发进行整合,基于公司战略和产品布局统一规划研发方向,围绕着LDT、IVD和数智化三个方向,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引进、自研、代理等方式,布局重点疾病领域和业务模式上的产品解决方案,进一步开拓新市场,丰富产品线、 持续强化供应链能力,进一步优化成本
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在采购端,多渠道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通过国产替代、平台整合,丰富采购资源池,聚焦议价能力和降低成本;在供应端,深耕供应链产品方案建设、供应链运营方案建设,敏捷供应;在体系端,建立阳光、敏捷、集中供应链体系。
通过“服务+产品”两条腿走路,推动更多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增量组合。首家海外实验室正式落地越南,为进一步打开东南亚市场、拓展更多海外市场奠定基础;以自有产品为基础,专注开拓越南、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现有渠道,同时加快进军泰国、印尼、沙特、阿联酋等潜力市场,加快产品出海步伐。
通过精兵简政、干部管理体系建设、人才结构优化升级等进一步推动组织升级,强化组织战斗力;积极推动数字化变革,对内通过流程优化、提升管理水平来实现降本增效,对外借助数字化产品提升营销力;通过完善制度流程、制定风险预案、开展合规文化月、飞行检查等方式,不断夯实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独立医学实验室作为第三方诊断服务机构,高质量的诊断服务是客户选择合作伙伴与公司获取持续业务增长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诊断服务质量问题,既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病情,使公司的公信力受到较大损害,也将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影响诊断质量的主要环节包括分析前、分析中与分析后。其中,分析前阶段样本的质量控制是检验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及最难控制的环节,主要包括:(1)患者的准备,包括患者状态、饮食要求、用药情况、采样、时间及样本类型等,是保证送检样本质量的内在条件及前提要求;(2)客户端的质量控制能力,包括客户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质量控制意识与采样程序的过程控制等;(3)样本传递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样本信息的准确性、样本保存温度控制、保存时间要求、样本传输安全性,以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样本质量出问题,都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出现偏离。
为确保有效控制诊断质量风险,公司需不断地完善并制订规范的诊断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持续提升。公司倡导“全生命周期质量观”的理念,提出“卓越品质”质量战略,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管控模式,创建质量竞争核心优势,并将质量战略涵盖到各个业务模块,以“零缺陷”为质量管理理念和原则。一方面,通过对每份检测样本从接收到检测出结果的全过程,实现实时监控与追溯记录,确保样本检测的质量水准;另一方面,凭借“服务+产品”的商业模式、不断完善的生态产业链和全球化的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产业业态的全生命周期之质量管理,提升大健康产业链中每一类型的业务、每一个业务实行环节的质量水平。
随着公司连锁化运营的快速复制与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员工人数与合作客户也快速增加,因此对公司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质量控制、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及技术研发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层不能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及时调整和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将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存在因规模迅速扩张所导致的管理风险。
为有效控制集团化管理风险,保证公司连锁运营体系的决策效率、内控安全与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并通过有效的授权机制与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来确保经营管理规范、科学与高效。公司通过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系统地评价与展开管理体系优化工作,以实现公司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卓越绩效目标。同时,公司将加大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通过全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与决策的智能化,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客户的无缝对接与增值服务。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继分级诊疗、阳光采购、医联体后,集中采购、DRGS/DIP、检验结果互认等医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政策、新模式也连续出台并贯彻实施,流通环节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区域医疗资源加快共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升,行业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和调整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同时,也针对医疗行业的准入机制、管理体制、质量控制、运营能力、职业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监管。
未来随着全国各地区相关医改政策的不同程度推行,公司局部地区业务可能会存在短期承压风险。为有效应对上述风险,公司致力于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的平台型企业战略目标,坚持“服务+产品”一体化发展模式,集产品渠道和临床诊断的优势和生态,凭借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整合式营销竞争策略,提升全要素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属于高技术服务业,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对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均提出了较大的需求,人才已成为公司保持创新力、发展力并持续获得技术优势与管理优势的重要保障,人才竞争也将成为业内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因此,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吸引或留住优秀人才,公司可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对公司保持创新性和成长性造成不利影响。并且,随着近年来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成本的增加,对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提出较高的需求。公司推行中长期激励机制(TUP及回购股票),不断深化完善中长期激励体系以及“多打粮食多分钱”的获取分享观奖金机制,充分调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公司业务处在快速增长阶段,随着竞争加剧及公司新业务模式推陈出新,均有可能导致客户结算周期延长,应收账款数量增加有可能存在坏账的风险。公司将不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从源头抓起,加大过程管控,以客户端和公司收款端为切入口,建立应收账款跟踪机制,加大客户审核管理并成立专项小组专项跟进,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与合理的信用期限,加强后续催收力度,并加大应收账款责任制实施力度,优化业务人员在收款工作方面的绩效考评指标权重,从而保障合理的应收账款结构,减少资金占用,全面强化应收账款回款工作,有效控制坏账的发生。
突然跳水,疫苗龙头大跌近15%,怎么了?新型钠电池曝光,有望替代锂电池,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游戏板块估值已经回归至较低水平 机构关注龙头企业科技落地景气度上升(附概念股)
财政部表示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广东有10余个观测站日雨量突破4月历史极值
已有30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33亿股,占流通A股46.34%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36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星空xk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