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多家养殖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信息。期货日报记者查阅发现,去产能进度缓慢导致出栏量与消费量不匹配,本轮猪周期低谷期拉长,上市猪企亏损加剧。与此同时,蛋鸡养殖已持续盈利3年,但2023年收益较2022年有所下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23年蛋鸡养殖收益最低的时候在7月上旬,仅6.58元/只,9月中旬中秋需求旺季到来,蛋鸡养殖收益达到全年最高点71.61元/只,当时养殖场鸡蛋出场价格攀升至11.06元/公斤。不过,蛋鸡养殖收益未能超过2022年同期,主要原因是蛋鸡存栏数量增加后市场供应无虞。
2023年鸡蛋平均价格高于往年,但由于养殖成本较高,压缩了蛋鸡养殖的利润空间,养殖户相应延长了在产蛋鸡养殖周期,以至于其补栏意愿不高,蛋鸡整体存栏量偏低,进而抑制商品代雏鸡价格。
一位贸易人士直言,前两年养鸡利润还可以,但今年开始亏损了。据悉,2022年2月中下旬到3月初蛋鸡养殖一度亏损,其间最大亏损为6.72元/只。不过,3月中旬便扭亏为赢,之后持续盈利,直至2024年春节后。其中,2022年10月底盈利达到82.08元/只,为2019年11月中旬以来蛋鸡养殖的最高收益。
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市场,中国人每年大约吃掉7亿头猪。2023年以来,猪肉价格大部分时间都在15元/公斤浮动,这样的价格让更多的人实现了“猪肉自由”。
但是,生猪养殖企业的日子属实难熬。根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2023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全国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在亏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上市猪企的年报业绩可见一斑。2023年,生猪养殖企业普遍亏损,行业龙头也未能幸免。生猪养殖10家上市企业中,8家亏损。其中,温氏股份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63.2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52.89亿元。就连以“成本控制”著称的牧原股份也出现上市以来的首亏,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39亿—47亿元。
温氏股份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总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7.4%;营业利润-60.5亿元,同比下降199.04 %;利润总额-63.0亿元,同比下降20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2亿元,同比下降219.66%。
牧原股份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46亿—-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亿—-39亿元。
新希望也披露了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预计-45亿元。
大北农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亿—-18亿元。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魏鑫表示,2023年生猪养殖总体面临持续亏损困境,但亏损幅度收窄,猪价处于饲料成本之上。
对于亏损原因,多家生猪养殖企业在年报中提及,一是养猪成本高;二是行情低迷;三是产能过剩。
2023年生猪养殖板块企业几乎全线亏损,对此,格林大华生猪研究员张晓君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产能快速提升导致“规模不经济”。2019—2021年连续3年超额养殖红利吸引大量资金涌入生猪养殖行业,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据统计,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TOP20企业合计出栏生猪约1.99亿头,占比约28%,同比增长19%。其中19家企业生猪出栏量创历史新高。
另外,在资金、技术推动下,我国养殖行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Mysteel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2023年生猪平均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分别为16.8、17.5和20;涌益资讯调研数据显示,2021—2023生猪平均MSY(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分别为17.39、18.16和18.72。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但生猪市场整体供应仍处在相对高位。前期部分盲目扩张产能的企业反而因大量资产闲置而面临“规模不经济”的结果。据新猪派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118家万头(能繁母猪)猪企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67%。产能利用率低,直接推高企业养殖成本。大量闲置资产除了资金占有费高外,生产设备的运维费用随之升高。
河南豫东地区某养殖企业负责人赵成感慨,生猪价格磨底时间太长了。山西证券认为,本轮生猪价格磨底时间如此之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期高猪价带来投资冲动的产业后遗症,这是“非洲猪瘟”带来“非常周期”后的一次“非常调整”。猪价磨底时间超预期导致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持续陷于亏损状态。
“从养鸡成本构成来看,饲料成本占比60%左右,而在饲料配比中,玉米、豆粕占比超过70%,故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的变化对蛋鸡养殖成本的影响较大。”光大期货研究员孔海兰介绍,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数据,4月4日,每斤鸡蛋对应饲料成本3.23元,较2月低点增加0.05元,但较2023年8月历史高点低0.83元。
魏鑫表示,生猪养殖成本与饲料和仔猪两方面的价格有关。饲料成本方面,2023年年中由于替代品较多,饲料成本有所下移,主要企业养殖成本在16元/公斤上下,之后仔猪价格回落,外购仔猪的一般养殖户养殖成本能控制在15元/公斤以内。
五部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2月规模养殖生猪成本为1995元/头,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11.7%。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41.1%,同比下降1.5%;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12.8%,同比下降1.4%。当前,集团企业纷纷在饲料配方、生产效率、品系优化、科技创新等角度全方位探索降成本的实现路径,2024年仍是降本增效大年。根据部分上市企业公告,2024年生猪养殖目标成本在14—15.5元/公斤。
张晓君认为,2023年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一定程度上给养殖端降成本增加了难度。数据显示,2023年豆粕均价为4300元/吨,略低于2022年的4556元/吨,但三季度高点接近5000元/吨;2023年东北玉米均价为2628元/吨,略低于2022年的2664元/吨,但三季度高点为2760元/吨。从时间窗口来看,2023年8月原料价格达到年内高点。
“连着3年养鸡都在盈利,总体算下来,比养猪好一些。不过,去年年初至今,有些养殖户快速入场,现在养鸡已经开始出现亏损,估计今年会有中小养殖户退出。”新郑蛋鸡养殖户老李表示。
散户退出,上市公司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温氏股份、立华股份、圣农发展、民和股份销售情况分别为:销售肉鸡 11.83 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销售肉鸡4.57 亿只(含毛鸡、屠宰品及熟制品)、销售鸡肉生食 122.28 万吨、销售鸡肉制品8.47吨,同比增长 9.51%、12.16%、7.16%和18.25%。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小养殖户持续退出,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非洲猪瘟前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30%,而2023年年末达到68%。
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场之间的较量已经拉开帷幕。成本偏高、管理效率偏低的集团场负债率升高,而养殖成本相对较低且资产情况良好的集团场正在稳步扩张。高成本产能淘汰出清是必经之路,我国养殖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后半程。
“饲料、养殖企业纷纷寻求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预计纵向一体化完成前,养殖端‘内卷’将带动原料、屠宰等全产业链竞争加剧,各环节进入微利时代。未来2—3年养殖行业将经受更大考验。”张晓君认为。
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3年1月起已连续14个月环比下降,但仍处于绿域。五部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较2022年12月末的4390万头减少7.9%,但仍高于3900万正常保有量3.6%,处于绿域,仍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调控措施。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平均数为4219万头,按照PSY20、成活率85%推算,2024年生猪出栏量约为7.17亿头,略低于2023年的7.26亿头,但高于2022年的6.99亿头,即全年生猪出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2023年四季度以来仔猪价格持续上涨、淘汰母猪价格坚挺、市场看涨情绪升温,预计2024年3月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的动能不足,去产能进程将再度放缓。”张晓君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为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养殖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受2023年四季度疫病暴发、春节前集团场大量提前出栏影响,春节后市场中大猪源减少,肥标价差拉大,集团场普遍压栏增重或者二育进场,导致生猪出栏体重自2月中下旬以来持续抬升,供应压力后移至4月。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今年3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一反淡季常态,反而持续反弹,单月上涨6.55%。4月7日,生猪价格报于15.27元/公斤,仔猪价格环比上涨近15.56%。“近期猪价偏强运行,主要由于终端需求缓慢恢复,且养殖端看涨二季度行情,压栏惜售、二次育肥补栏现象增加,生猪供应收紧。供需共同支撑猪价上涨。”国家级重庆生猪大数据中心申静邈说。
申静邈还表示,产能去化成果也是猪价走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2万头,环比下滑0.61%。比较来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23年年末下降2.47%,多家机构预计行业产能去化将持续。
一般而言,生猪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通常3—4年为一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养猪户增加—生猪供大于求—价格下降—部分养猪户退出—产能出清—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循环往复。
而从2022年开始,就有部分行业人士称,传统猪周期失灵了。对于这几年的行情,也有行星空体育下载业人士直言,是大周期叠加小周期。
2021年全年生猪产业大幅亏损,带动养殖端去产能,2022年3月加速去化,同年4月猪价筑底回升,市场认为新周期启动。然而,上行周期仅持续半年,猪价便触顶回落,3个月时间现货价格跌破成本线元/公斤的区间内。
对于2024年的生猪养殖市场,张晓君认为,政策逻辑是宏观调控将继续发力显效,“稳物价”政策指引力度有望加大。产业逻辑是养殖端仍处规模化进程深水区,生猪去产能进入实质阶段,其猪瘟疫病常态化可能延长去产能周期。综合考虑,猪价预计围绕养殖成本季节性波动。
申静邈告诉记者,虽然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小幅下降,但考虑到生产效率普遍提升,当前生猪产能仍高于正常保有量。2023年9月以来局部地区生猪疫病导致产能被动去化加速,但当前集团场后备母猪充足,高淘对应高补,被动去化难以形成产能的实质去化,价格长周期拐点仍难预见。然而,考虑到被动淘汰到补栏之间的时间差,供应阶段性减少,将推动猪价短时上涨。
单看二季度,张晓君认为,生猪出栏量环比减少,市场供求格局有望改善,猪价整体预期向好。然而,供应压力后移限制猪价上涨幅度。重点关注出栏体重及集团场压栏结束后的现货表现。若集团场恢复出栏,但体重没有下降趋势,则猪价稳中偏强运行;若体重回落,则说明标猪仍较充足,猪价持续向上的动能不足。
“虽然近期猪价出现淡季不淡的表现,但是否就此进入上升通道难下定论。目前来看,市场存在分歧,主要源于供应波动。”申静邈表示,近期猪价上涨源于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压制了供应量,但伴随着需求跟进不足、二育情绪转弱,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将提升。
魏鑫表示,生猪市场在季节性和供应的驱动下,现货端有阶段性走强的空间。目前期货端处于预期注入阶段,相比现货市场,整体节奏提前,同时变化幅度更加谨慎。
2023年猪价持续低位徘徊,生猪养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参与生猪期货卖出套保的养殖企业切实有效规避了猪价下跌风险。在新产业格局下,未参与套保的养殖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加迫切,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入或尝试使用期货套保进行风险管理。
光大期货研究员孔海兰认为,生猪养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对养殖利润闭环式套保。相关养殖企业通过期货盘面买入玉米、豆粕,在饲料采购环节进行成本保护。同时,根据养殖计划,对生猪进行销售价格保护。
“养殖企业合理利用期货工具,对于可持续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魏鑫表示,目前多家大型主流企业都在使用期货工具,交易结果同行业波动相对冲,有效降低了利润的波动。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A股上市猪企参与包括生猪期货在内的商品期货套保,额度稳步增长。据统计,2023年16家A股上市猪企参与商品套保的额度合计达69.8亿元,同比增长14.86%。在上述上市猪企发布的公告中,套保涉及的期货品种包括但不限于玉米、大豆、豆粕、豆油、菜粕、菜油、生猪等期货及期权合约,上述品种基本涵盖了生猪养殖原料端和销售端所需风险管理的对应品种。
除此之外,养殖企业也会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期现结合的路径最大程度锁定养殖利润。例如,具备生猪交割库资质的养殖企业,根据现货区域价差、不同体重段价格对比来选择现货或期货作为最佳销售途径;不具备生猪交割库资质的企业,在最有利区域、生猪体重段进行远期锁价。
记者查阅温氏集团、双汇发展、上海梅林、京基智农、牧原股份、新希望、大北农、巨星农牧8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报告发现,4家提及开展套保业务,分别是双星空体育下载汇发展、上海梅林、京基智农、巨星农牧。其中,双汇发展在年报中写道,套保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开展套保的产品仅限于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产品,套保的数量与被套保的现货业务在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等方面相互匹配,且严格按照制订的套保计划进行,在业务操作中时刻关注期货市场的变化,对公司现货采购的节点、价格把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丰富了采购渠道,基本实现了套保目标。
另外,对于衍生品接受程度较高且运用较成熟的企业,可以在期货套保的基础上,运用场内期权、场外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价格风险管理。鉴于生猪期货场内期权尚未上市,市场呼吁交易所加快生猪场内期权产品的研发上市,为企业提供更加协同、多样、低成本的风险管理工具。
魏鑫提醒称,期货本身是一种工具,其使用方式决定了最终结果。企业需要以全局风险管理的高度、从期现结合的角度利用期货工具,才能实现降低风险、稳健经营的目的。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星空体育app下载、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机会挖掘】杭州市将出台《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人形机器人板块或受关注
跌到只剩渣,昔日动漫牛股创历史新低!业绩巨亏股曝光,最高亏超90亿元,四大行业成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