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总资产人民币5,227.5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2.66%;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为人民币974.7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4.53%;报告期本集团营业收入合计为人民币232.43亿元,同比减少15.68%;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0.34亿元,同比减少6.45%。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48.03亿元,同比减少17.73%;财富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60.66亿元,同比减少1.20%;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80.17亿元,同比增长19.22%;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人民币14.63亿元,同比减少12.95%。2023年,全市场共发行股权融资项目611家,同比下降18.53%,募集资金人民币7,719.35亿元,同比下降35.19%。其中,IPO项目314家,同比下降24.52%,募集资金人民币3,589.71亿元,同比下降31.27%;股权再融资项目297家,同比下降11.08%,募集资金人民币4,129.64亿元,同比下降38.25%。(按发行日统计,不含资产类定向增发)2023年,公司完成股权融资项目67家,主承销金额人民币947.76亿元,均位居行业第2名。其中,IPO主承销家数33家,主承销金额人民币407.54亿元星空体育app下载,分别位居行业第2名、第3名;完成股权再融资34家,主承销金额人民币540.22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2名、第3名。公司保荐央企IPO项目4家,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1名。公司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积极围绕国家战略开展业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IPO项目30家,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IPO项目15家,科创板、创业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IPO保荐家数均位居市场第1名。服务企业包括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湖南裕能301358)、电子特种气体龙头企业中船特气、国内防空预警雷达引领者航天南湖、国内领先的模拟和嵌入式芯片设计企业南芯科技、MEMS(微机电系统)惯性传感器龙头企业芯动联科、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颀中科技,以及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派能科技、光伏新能源企业东方日升300118)、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拓者北汽蓝谷600733)等。公司继续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协助位于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县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发行人四川黄金001337)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此外,公司还完成可转债项目8家,主承销金额人民币135.38亿元。2023年,公司完成新三板挂牌13家,完成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增21单,募集资金人民币5.2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持续督导新三板创新层企业51家。(数据来源:全国股转公司、Choice金融终端)项目储备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审IPO项目61家,位居行业第2名;在审股权再融资项目(含可转债)24家,位居行业第2名。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中信建投国际在香港市场共参与并完成IPO保荐项目8家,股权融资规模83.27亿港元。1.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投资银行业务挑战和机遇并存。星空体育下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2024年3月,中国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公司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中国证监会系列政策,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努力打造一流投资银行。股权融资业务方面,持续提升项目甄别、估值定价、保荐承销能力,强化质量控制工作,做好资本市场“看门人”;进一步深化“行业+区域+产品”的矩阵式布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品的优质服务,当好直接融资“服务商”;聚焦科技创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以北交所深化改革为契机,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加强与投资等公司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持续推进内地和香港投行一体化工作,继续拓展在香港市场的业务范围,实现中概股回归、港股私有化、跨境收购等不同类型产品的多样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全方位服务客户的能力。2023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呈现震荡格局,债券融资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全市场信用债(扣除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人民币187,909.49亿元,同比增长5.62%。2023年,公司债务融资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共计完成主承销项目3,280单,主承销规模人民币15,457.06亿元,双双位居行业第2名。其中,公司债主承销项目1,007单,位居行业第1名,主承销规模人民币4,179.67亿元,位居行业第2名。2023年,公司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政策,主承销绿色债券105只,主承销规模人民币626.21亿元,其中碳中和专项债21只,主承销规模人民币77.02亿元。公司牵头主承销的中广核风电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蓝色债券),有利于推进海洋风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优化。由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和财务顾问、中信建投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的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项目,是以优质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及配套运维驿站作为标的资产发行的全国首单海上风电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也是全国首单央企新能源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公司主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及科创票据148只,主承销规模人民币645.60亿元。公司主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家数、金额均位居行业第2名。(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中信建投国际在离岸市场参与并完成债券承销项目105单,承销规模2,238亿港元,其中全球协调人项目共44单,承销规模719亿港元。2.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在开展债务融资业务时将持续深入贯彻执行公司“十四五”规划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深入推进“行业+区域+产品”的矩阵式布局,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持续加强业务风险防控,保持稳定的项目储备,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实现品种齐全、均衡发展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债务融资业务的整体实力。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在境外债项目中将继续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不断拓展评级顾问和绿色结构顾问服务,丰富债务融资衍生产品,持续发挥境内外团队一体化战略合作优势,拓宽与企业的合作领域,打造境外债全链条服务能力。2023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78单,交易金额人民币3,190.08亿元。其中,公司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9单,位居行业第3名;交易金额人民币696.09亿元,位居行业第2名。项目储备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审及审结尚未完成项目2单,位居行业第4名。(数据来源:公司统计)国际业务方面,截至本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国际在香港市场参与并完成财务顾问类项目4单。3.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大央企、国企以及产业龙头客户并购业务的投入力度,努力把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国资整合和行业并购重组机遇,巩固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财务顾问领域的优势,同时在跨境业务方面积极作为,不断提升公司并购业务的市场影响力和全面综合化服务能力,通过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服务助力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继续拓展跨境收购、上市前引战融资和私有化等业务。2023年,沪深A股市场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人民币8,131亿元,同比下降8%(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全年来看,上证指数主要宽基指数行情承压,两市成交量波动较大,投资者对股票交易和权益理财的态度更为审慎,经纪业务经营面临挑战。2023年,公司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及业务生态链,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丰富服务手段,持续增强经纪业务核心竞争力,努力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证券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公司以“让财富保值增值不再困难”为使命,持续加大客户开发、产品销售、专业交易客户服务的力度,完善运营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赋能步伐,打造财富铁军队伍,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工作,为顺利完成公司“十四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进一步加强客户开发与产品布局,实现客户规模与产品收入双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新开发客户121.76万户,累计客户总数1,337.32万户,同比增长10.20%,客户总资产人民币5.14万亿元;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97%,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同比增长2.37%。同时,经过多年来的稳步发展,经纪业务的收入结构更加均衡,产品类业务收入在证券经纪业务收入的占比由2019年的20.63%提升至2023年的42.9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不断优化移动交易客户端“蜻蜓点金”APP的客户体验,客户月均活跃数位居行业第7名;继续强化股票投顾服务业务领先优势,基金投顾业务进展良好;持续优化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各类产品供给。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下辖317家经纪业务分支机构(不含上海自贸区分公司),57%集中在五省二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其中北京地区分支机构55家,是北京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最多的证券公司。公司营业网点数量众多且分布有序,为财富管理业务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期货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2023年,我国期货市场明显回暖,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85.01亿手、人民币568.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0%、6.28%。中信建投期货在近年来取得的良好发展基础上,持续提升互联网营销及协同合作水平,实现了主要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的持续向好发展。2023年,中信建投期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代理交易额人民币20.69万亿元,同比增长39.18%;新增客户数同比增长28.78%;期末客户权益规模同比增长17.08%;期末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2名。截至本报告期末,中信建投期货设有29家分支机构,并在重庆设有风险管理子公司,为期货经纪及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中信建投国际累计代理股票交易金额721.35亿港元;新增客户232户,截至本报告期末,累计客户数25,907户,客户托管股份总市值236.08亿港元。2023年,中信建投国际及时调整业务发展策略,深化集团协同合作,加强高净值个人客户和公司机构类业务开发,加强金融产品销售能力建设,交易量排名显著提升,2023年三季度交易量首次进入香港交易所B组券商行列,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1.1 2024年发展展望 证券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将聚焦本源、创新升级,持续提升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和重点地区市场份额,强化科技赋能,优化服务体系,提升运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夯实“好投顾、好产品、好交易”三大品牌竞争力,努力做好社会财富“管理者”,不断推进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期货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2024年,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及其配套制度的全面落地,期货公司在资本、人员、专业能力、风控等方面面临更高、更全面的监管要求和更激烈的竞争。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依然是全行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中信建投期货将以“找准定位,做强专业,强化服务,守住底线”为总体发展要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质量,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继续坚定主业,借助公司品牌和境内外一体化业务平台的优势,做好公司证券业务境外平台的建设工作,在以稳定发展、寻求突破为目标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境外业务和产品种类,提高团队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优化海外资产配置能力,助力客户实现全球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2023年,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有所上升。截至本报告期末,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16,508.96亿元,同比上升7.17%。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589.97亿元,市场占比3.57%,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90.59%;融资融券账户18.34万户,同比增长4.04%。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港股市场融资规模有明显回落。在行情回落时,中信建投国际严格遵守监管机构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融资类业务风险管理政策和规定,做好客户信用和持仓证券的管理监控,在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同时,严格控制风险。截至本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国际孖展融资业务余额1.60亿港元。2.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将着力提升对高净值客户的服务深度,通过拓展业务渠道、增强内部协同、丰富业务模式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推动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客户线上服务生态,推动产品服务体系、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重点挖掘优质交易型的融资类客户需求,严格把控客户质量和抵押品质量,在贯彻公司风险控制优先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多市场多品种的融资业务。2023年,市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人民币88.20亿元。其中,投资类(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人民币55.18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48.35%;管理类(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人民币33.02亿元。(数据来源:公司统计)2024年发展展望2024年,公司将在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稳健、审慎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公司将加速资源整合,为战略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依托自身投研能力,加大对上市公司的风险识别,持续防范业务风险;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资产质量。本集团的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股票销售及交易业务、固定收益产品销售及交易业务、投资研究业务、主经纪商业务、QFI和WFOE业务,以及另类投资业务。公司股票销售及交易业务主要向机构客户提供交易、咨询和研究服务,并向其销售由本公司承销的股票。公司亦从事自营交易及做市业务,品种涵盖股票、基金、ETF、股指期货、商品期货、期权、收益互换等金融衍生品,为客户提供与各类资产挂钩的定制化期权及掉期产品,满足机构客户的对冲及投资需求。股票交易业务方面,2023年在A股市场整体高波动、结构分化明显的环境下,公司股票交易业务坚持绝对收益的业务定位,强化风险控制。衍生品交易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扩充投资交易品种,拓展做市服务范围,为交易所的股票、基金、期权、期货等品种提供流动性做市服务;稳步推进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满足客户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需求;积极拓展跨境衍生品业务,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服务和风险管理服务,交易品种覆盖国际主流市场;不断完善以“中信建投世界大类资产配置宏观对冲指数(WARPMACRO)”为代表的策略指数产品体系,通过持续提升产品设计能力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和交易服务。股票销售业务方面,2023年公司完成67单主承销股票项目的销售工作,累计销售金额人民币947.76亿元,涵盖33单IPO项目、33单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1单配股项目的销售工作,并完成8单可转债项目。公司整体股票销售业务再创佳绩,完成多单有较高市场影响力的项目,IPO项目和股权再融资项目的承销金额均排名行业第3名。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中信建投国际机构销售及交易业务主要向机构客户提供交易、咨询和研究服务,并向其销售公司承销的股票。中信建投国际形成了跨行业、跨市场、跨资产类别的投资研究服务矩阵,不断完善针对机构客户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香港股票二级市场的影响力,逐步建立品牌知名度。截至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国际机构销售与交易业务累计机构客户数528户,2023年累计实现机构客户股票交易量464.74亿港元。1.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股票交易业务将继续紧密跟踪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变化,深入研究行业及个股机会,秉承价值投资理念进行板块和个股配置,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关注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并稳步推进投资品种的多元化。为满足客户的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需求,公司将积极推进场外衍生品业务开展,持续推进跨境业务,不断丰富策略指数产品体系,提供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继续拓展做市领域的资源投入,完善自有资金投资体系。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全力推进境外投研业务对股票销售及交易业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打造公司境外投资研究品牌。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涵盖FICC领域的自营、做市、销售、投资顾问及相关跨境业务等,为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范围涉及利率、信用、汇率、商品、结构化产品及相关衍生品等领域。2023年,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政策持续发力,海外通胀压力缓和、货币紧缩政策逐步进入尾声;境内债券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利率债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信用利差全面压缩,全年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涨幅4.78%。2023年,公司固定收益业务稳步推进买方投研与客需交易“双平台”体系建设。公司继续保持债券销售业务行业领先地位,信用债销售规模位居国内金融机构第2名(数据来源:彭博资讯),并在依托债券产品业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方向易,中性、星空体育下载量化策略不断迭代升级;持续丰富衍生品、外汇、商品等相关FICC产品类型,外汇、黄金交易量均位居同业前列;新获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资格,在上海、湖北碳市场完成多笔碳配额交易。公司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客户为中心”等理念,全力布局客需交易平台,新落地“乡村振兴”和“绿色金融”主题的债券指数收益互换业务,完成6只实体企业债券的信用保护工具,助力资本市场发挥在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方面的资源配置作用。完成横跨银行间、沪深交易所以及国债期货市场的做市全版图构建,公司自主研发的做市系统助推国债期货全年做市量超人民币3万亿元名义本金;新开展交易所债券做市业务,全年做市量超人民币2万亿元;银行间市场交易量超人民币11万亿元,连续2年被债券通公司评为“北向通优秀做市商”。推出衍生品投顾服务丰富“固收+”策略类型,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大力推动FICC智能平台建设,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销售债券,面向投顾客户开放自研平台打造客群生态,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国际业务方面,固定收益业务一体化管理及协同日趋稳健,内部运营运转顺畅。FICC多资产投资业务规模稳步增加,投资收益率表现稳健,投资品种日益丰富。销售与交易业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做市交易和代客交易日趋活跃,境内外客户覆盖程度深化。跨境收益互换、结构化票据等多种产品业务逐步向客需服务转型,业务类型进一步完善,中性策略收入提升。2.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FICC业务将继续秉持“专业立足、客户至上、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围绕国家各项战略部署及证券行业发展导向,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迭代推进投研及客需交易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对客产品与服务图谱,积极践行“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境内外客户可信赖的产品供应商、策略供应商和交易服务供应商。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秉承在一贯的风险可控原则上增厚投资业务收益,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加强一级市场债券承销业务项目的销售工作,拓展客户范围,深耕客户需求,维护中资美元债承销排名;深化客需业务的转型发展,丰富产品线,不断精细业务流程。公司研究业务主要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宏观经济、固定收益、策略、金融工程、大类资产配置、基金研究、行业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咨询服务。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全国社保基金、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私募基金、券商、信托公司等境内外金融机构等,为其提供研究报告及各类个性化研究咨询服务。2023年,公司加强研究深度,提升产业链研究协同,积极组织各类产业链主题调研,大力提升战略客户覆盖率,对重点客户的服务频次大幅增长,强化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利用信息化率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业务管理的精细化和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持续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提高数据统计、共享与分析功能。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研究及销售团队共292人,研究业务分为10个产业大组,涵盖38个研究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证券研究报告6,685篇,其中有714篇研究报告面向香港市场(含单独或两地同步)发布,全面覆盖“中特估”“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市场热点;为机构客户提供线次,并成功组织包括“聚势而起·2024年度资本市场峰会”“春暖花开·鹏程万里”春季资本市场峰会和“聚力新格局,共迎新机遇”中期资本市场峰会等大型会议及其他各类专业研究服务活动。2023年上半年,公司公募基金佣金分仓收入市场占比为5.12%,位居行业第2名。国际业务方面,境内外研究一体化实施以来,公司充分调动两地研究资源持续服务境外机构客户,发挥国际化人才队伍优势,建立英文产品体系,系统性推进海外优质标的覆盖。公司针对境外机构客户的投资偏好和研究需求提供优质投研服务,配合境外机构销售团队积极覆盖外资机构客户,落实行业首席分析师常态化赴香港路演机制,并积极协同公司一级市场业务线共同提升中信建投国际在香港市场的影响力。3.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研究业务将切实把握好当前宏观经济温和复苏下的市场结构性机会,加强对数字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ESG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业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及公募基金佣金呈现下降趋势的背景下,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投资研究业务的金融科技投入,提升合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强化数据沉淀和共享,通过信息手段提升研究员基础工作效率,并通过数据归集和共享降低成本,丰富数字资产,提升数字化服务客户水平;提升多元化盈利能力,增加国际业务创收。公司向机构客户提供市场领先的全链条主经纪商服务,包括交易服务、账户服务、产品设计代销、机构投融资服务、资产托管服务、产品运营服务、研究服务、融资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等。公司是拥有对接业务最全面、支持主经纪商系统种类最多的证券公司之一,目前已经支持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商品期货、股票期权、北交所、港股通、场外公募基金等市场和交易品种,为客户同时开展各类业务提供了便利和良好体验;主经纪商系统内嵌自主研发的算法交易平台,保持着业内领先的算法交易执行效果,得到银行、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企业和高净值个人等客户(含QFI业务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北交所股票、沪深REITs和商品期货算法交易等新型服务更是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公司自建的机构交易专用柜台,为金融机构提供独立且功能更丰富的交易通道,得到银行、公募基金、保险资管机构客户的广泛认可。2023年,公司主经纪商业务成交量持续增长,算法交易的交易效果持续优化,客户种类和规模持续扩大。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主经纪商(PB)系统存续客户数为12,953户,同比增加38.71%;共有31家公募基金公司和10家保险资管机构实盘使用本公司算法交易服务,共有193家客户使用本公司代理委托服务,合计交易266个标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托管88只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托管数量位居行业第1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托管及运营服务总规模为人民币8,417.94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资产托管产品6,132只、运营服务产品6,405只,分别同比增长5.56%和6.73%。4.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将以持续满足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需求为目标,继续完善各类主经纪商系统和机构专用柜台服务,通过内嵌算法平台提高交易绩效、交易完成度及交易自动化程度,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交易体验。公司将紧跟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进一步建设多种类、个性化的专业交易服务体系,以进一步满足各类客户的交易需求。托管业务方面,公司将坚持“严谨、专业、高效”的运营服务理念,推动托管业务数字化转型,以“平台赋能、协同行动、精准对接”为抓手,发挥多业务联动优势,打造“托管+”新业态。公司作为QFI、WFOE在国内的经纪券商,已积累多年外资客户服务经验,始终立足于为QFI、WFOE等外资机构提供全产品、一站式金融服务。2023年,公司通过跨境一体化销售、扩充QFI/WFOE交易团队,持续深入挖掘QFI和WFOE业务机会,借助一流的证券研究服务资源加强客户粘性,持续升级完善交易系统及交易算法,不断优化开户和交易流程,努力提升外资客户投资和交易体验。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以丰富的证券研究服务、北京-上海双交易中心、先进的交易系统和智能的交易算法为特色的专业化外资机构投资交易服务体系。5.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在金融双向开放的大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发挥香港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的地域优势,深入推动跨境一体化发展,继续构建多元化的外资客户网络,加大交易服务能力建设,致力于为QFI、WFOE等外资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证券研究及交易服务。同时,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协同为外资机构客户提供高层次、全方位、多元化、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努力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以研究业务为支点,大力提升涵盖衍生品、融资融券、大宗交易等业务的全产品销售能力和全条线服务能力,促进客户收益最大化,提高公司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公司境内外业务的协同发展。2023年,中信建投投资秉承“行稳致远”原则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转型、服务国家战略”理念,聚焦以股权投资为主、泛股权投资及创新投资业务为辅的投资范围,在严控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有序做好项目开发、储备及投资布局工作。报告期内,中信建投投资完成项目投资26个(其中科创板IPO跟投项目10个),投资金额人民币13.35亿元。6.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中信建投投资将在坚持自身战略定位与投资理念的基础上守正创新,适时优化投资布局与投资策略,探索前沿科技投资、长期资产持有等创新投资策略,进一步完善对科技创新及国家战略的支持,同时提升资产组合的总体平衡性,增强抵御市场周期与波动的能力。本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及私募股权投资业务。2023年,我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业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受监管规则趋严、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影响,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面临较多挑战,行业经历资金端、策略端、产品端等多个层面的结构化调整,券商资管机构需要持续加强投研核心能力建设,稳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发挥全业务链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大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注重发挥券商资产管理独特优势,全面布局产品线,打造特色产品谱系,提供产品全策略、多元化服务,满足投资者不同期限、策略和风险偏好需求,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公司有序推进资管子公司设立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4,694.00亿元,包括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单一资产管理业务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分别为人民币1,207.36亿元、人民币1,604.23亿元和人民币1,882.42亿元,管理产品合计648只。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以及客户拓展能力,增加资产管理规模。在2023年港股和中资美元债市场均经历了市场大幅波动的市场情况下,中信建投国际稳扎稳打,在符合风控要求的规范下稳健运行,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业绩良好。同时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开发优质新客户,增加资产管理规模,确保业务稳步向前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国际的资产管理类业务规模约为10,510万美元,其中债券类投资管理规模约为570万美元,平衡型基金管理规模约为1,940万美元,专户管理规模约为8,000万美元。1.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将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以打造全能型资管机构为目标,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和投研人才培养,推动研究成果向优秀投资业绩转化,聚焦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深耕渠道服务体系,推动新产品、新策略落地,全面梳理品牌宣传体系,提升品牌认可度。未来,公司将稳步推进资管子公司设立和运行工作,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国际业务方面,中信建投国际将继续积极建立全面的资管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海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服务窗口。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受权益市场影响出现较动,但未来依然存在众多机遇。2023年,非货币公募固收基金市场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在投资策略、产品创新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该增长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固收类基金的信任和认可,也体现了基金行业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方面专业能力的提升。其中,中长期信用债基金依然是市场的主体,其规模和数量均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其他类型的基金,如主动利率债基金和“固收+”基金等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同类型的基金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中信建投基金以公募基金为主营业务,着力在公募基金产品的投资、销售、服务等方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开拓新业务,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截至本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937.59亿元,其中公募产品管理规模人民币681.52亿元,同比增长20.71%;专户产品管理规模人民币254.94亿元,同比下降44.46%;ABS产品管理规模人民币1.13亿元,同比下降47.22%。截至本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基金共管理公募基金54只(含2023年新成立的7只产品),管理规模人民币681.52亿元。在参与排名的47只公募基金产品中有30只排名进入市场前50%,其中19只进入市场前20%、10只进入市场前10%。 2.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中信建投基金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努力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资业绩,扩展和丰富产品线,深耕各销售渠道,加强客户体系建设,强化内部治理,实现管理规模的平稳增长和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打造专业化与特色化兼具的资产管理机构。2023年,我国私募股权市场展现出稳健发展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并视其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本力量,有力支持了私募股权市场健康发展。2023年,中信建投资本积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方向进行布局,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与投资业绩。2023年,中信建投资本完成项目投资超过人民币40亿元,已投项目中完成上市6单,过会7单。新增备案基金13只,新增备案规模人民币116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中信建投资本在管备案基金73只,基金管理规模超人民币650亿元。截至2023年末,中信建投资本月均实缴规模位居券商私募子公司第5名(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3.1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中信建投资本将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参与力度,助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展现国有投资机构的使命担当。本集团的主要业务分为四个板块:投资银行业务板块、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以及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公司拥有均衡全能的投资银行业务、产品谱系健全和投顾能力持续提升的财富管理业务、专业综合的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能力和增长迅速且潜力巨大的“大资管”业务;对子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确保公司资源效能最大化、客户服务综合化、业务发展规模化。创新领先、健康均衡的业务体系确保公司能快速把握市场机遇、有效抵御业务波动,是公司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公司拥有规模行业领先、结构完整合理的客户基础。公司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优质公司,服务于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市场上的主要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同时服务政府客户用好资本市场、服务千万个人客户做好财富管理。在服务企业客户、机构客户、政府客户与个人客户的过程中践行“人民金融”理念,以专业真诚、业务全能、持续优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夯实客户基础。结构合理、持续增长的客户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司在全国拥有300多家实体网点,覆盖主要城市和潜力地区,在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具备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和全球资本服务的专业优势。公司自主打造了业内领先的在线多名专业持牌顾问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在线咨询。公司正在培育一支既专业年轻又遍布全国的内容团队,在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基础上,打造层次更丰富、更专业和吸引力更强的内容服务,成为公司渠道网络新的增长极。公司多年来持续以“记录一切、分析一切、衡量一切、改进一切”的标准推进数字化建设,致力于实现同一客户管理、同一业务管理及统一运营管理,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并逐步实现客户服务、业务处理、运营过程智能化,持续加强的研发能力是赋能员工、赋能管理、赋能业务的技术基础。公司建有科学合理、权责明晰,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具备战略前瞻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体系。公司为国内证券行业首批6家并表监管试点企业之一,也是首批监管白名单企业之一。审慎稳健、行业领先的风控与合规管理机制是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强大保障。公司以“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为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走正道,勤作为,求简单,不折腾”的12字发展经验,恪守“利他共赢益他共荣”的经营理念,构建了植根于员工、与客户共成长、同市场共发展的企业文化,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员工认同、股东满意的中国一流投资银行。公司高度重视各级干部员工的锻炼、培养,人才队伍结构优良、稳定性高、专业能力强,拥有锐意进取的管理团队和勤奋忠诚的员工队伍。公司主要出资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均为资本实力雄厚、拥有成熟资本运作经验、丰富市场资源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执行者和金融改革的重要探索者。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虽然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特点也同步存在,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沪深A股市场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人民币8,131亿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全市场共发行股权融资项目611家,募集资金人民币7,719.35亿元。(按发行日统计,不含资产类定向增发)2024年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关键一年。世界发展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地缘政治矛盾突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从长期看,中国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物质基础雄厚,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023年下半年以来,围绕“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陆续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等的相继召开,在“金融强国”目标指引下,资本市场改革建设任务愈发清晰。“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等一系列任务、举措逐渐明确。与过去相比,资本市场将更加聚焦“功能性”,具体来看: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资本市场“稳预期”“防风险”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积极配合化解城投债、房地产企业等各类风险,同时也要高度关注自身经营环节与其他金融主体的关联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紧握发展主动权。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围绕“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引导和服务更多社会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更加注重促进投融资的动态平衡,从投融资两端双向发力,不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机构投资者逆市布局,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落实多元化股权融资理念,建立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模式。在此背景下,公司认为,证券行业将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细分领域差异化,自营、资管、投行等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显著攀升,马太效应显著;传统经纪、融资融券业务集中度下降,同质化竞争激烈。二是政策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行业并购重组预期显著提升,长期看,扶优限劣和“一流投行”培育等措施均有望推动行业格局优化或重塑。三是短期内投行业务承压,各大券商同时转战北交所业务,竞争全面化,从中长期看,全面注册制下投行业务回归常态是大势所趋。四是国内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服务模式尚未定型,各券商转型发展空间较大,仅资管子公司已扩容至29家,细分领域先发优势显著。五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百花齐放,各大券商以及部分第三方机构在财富管理领域、机构客户定制化服务和员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带动了相关业务跨越式发展,金融科技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综上所述,2024年,证券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全行业将在“金融强国”和“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下积极转型、奋力拼搏,行业发展可期。公司旨在成为一家客户信赖、员工认同、股东满意的中国一流投资银行。公司牢记“汇聚人才,服务客户,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使命,强调“以人为本、以邻为师、以史为鉴”的经营哲学。公司坚持正确而清晰的战略方向,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坚持把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先人后事和五湖四海的用人理念,坚持走健康发展之路。公司期望通过建立长期有效战略,致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实现自身与证券行业共同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以上愿景,公司将巩固价值创造能力领先的优势,着重加强客户开发和客户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人才战略,提升队伍素质;增强资本和资金实力,做优做大资产负债表;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持续完善合规风控能力,确保公司健康发展;不断加强现代管理和运营能力,提升效率和效益。2024年,公司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培育中国特色一流投行文化;积极培育利润增长点,提高利润考核权重;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分类分层客户服务体系,探索矩阵式服务建构;持续做强资产管理业务,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稳步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跨境一体化工作质效;夯实风险合规管理架构,强化合规、审慎经营导向;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树立“管用结合更求用、质量并举更讲质”理念;加强人才管理体系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领导人队伍,持续优化干部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合规风控、信息技术投入情况)公司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风险。具体而言,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外汇市场的波动给公司投资组合带来市场风险;融资类业务中融资人、场外衍生品业务中的交易对手还款能力不足或作为担保品(质押物、保证金)的证券价格异常下跌给公司带来信用风险,债券发行人违约或信用资质下降给公司债券投资组合带来信用风险;资金供给整体合理充裕的预期环境下,资产负债配置或现金流管理失当、个别时点的资金面紧张或资金价格飙升、融资操作失误或公司面临重大负面舆情带来流动性风险;内控漏洞、违反监管规定等给公司带来合规风险。此外,公司还面临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和声誉风险等,上述风险相互交织,对公司经营构成一定挑战。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星空体育下载并遵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及各类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规则及自律规则要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20年3月,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纳入并表监管试点范围,并继续加强对境内外子公司的垂直管控和集团一体化管理。2023年,公司深入推进对境内外所有子公司尤其境外子公司的风控合规的一体化管理,并细化资本管理制度流程,强化同一业务、同一客户风险管理机制。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公司制定并根据实施情况持续修订《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办法》等相关制度,建立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机制,安排专岗进行日常监控与风险预警,及时报告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公司建立净资本动态监控及评估系统,逐日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计量与监测。公司以监管部门规定的风控指标监管标准和预警标准为基础,并增加更为严格的公司监控标准作为监控阀值,形成以公司预警线、监管部门预警线、监管部门监管线为主的风险控制指标三级预警(控制)标准,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汇报路径和应对预案,确保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持续满足监管部门要求。公司建立净资本补足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细化资本补充启动及决策程序。公司净资本补足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授权,通过股权融资及发行次级债、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公司建立风险控制指标前瞻性调整机制,当风险控制指标出现异常变化或预警时,通过补充净资本、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压缩业务规模等确保风险控制指标持续保持在稳健、合规水平。2023年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标准,主要风险控制指标在稳健水平,无触及预警标准的情况。公司高度重视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持续优化完善合规管理及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扩充合规风控人员队伍并优化结构,提升专业素养;公司以自主开发及外购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合规风控系统建设,持续加大投入,促进合规风控时效性、专业性、智能化的提升。公司合规风控投入主要包括:合规风控人员投入、合规风控相关系统建设投入及合规风控相关部门运营费用等。2023年,按照母公司口径,公司合规风控投入总额人民币66,850.81万元。公司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公司一方面在基础环境的建设改造、系统功能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开发等方面持续投入,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公司持续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引入力度,着重加大自主开发和新技术的人才培养,逐步形成公司的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公司信息技术投入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相关资本性支出、日常运维费用、租赁和折旧费用以及信息技术人员薪酬等。2023年,按照母公司口径,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总额人民币146,038.87万元。2023年,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健康、有序开展。为满足经营发展需要,根据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安排,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公开发行四期次级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人民币150亿元;公开发行五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人民币173亿元;非公开发行二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人民币45亿元;公开发行二期短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人民币105亿元;公开发行十四期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合计人民币365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待偿还余额人民币215亿元);发行规模合计人民币50亿元的境外人民币债券。2024年,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科学安排负债规模和结构,保持合理稳健的杠杆水平,做好负债与流动性管理。公司目前主要采用债券回购、拆借、转融资、发行收益凭证等方式,根据主管部门有关政策、法规,通过上交所、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及柜台市场向商业银行等投资者融入短期资金。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展同业拆借额度为人民币535亿元,获批国有及股份制大型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充足,为公司通过货币市场及时融入资金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公司还可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需求,通过权益融资、配售、供股、发行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次级债券、永续次级债券、私募债券及其他主管部门批淮的方式进行融资。为保持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并兼顾收益性,公司自有资金由库务部统一管理,并配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业务流程。公司通过及时调整各类资产、负债结构,运用相应的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
十大头部券商2023年业绩披露完毕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十大头部券商2023年业绩披露完毕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国家药监局: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已有1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0.40亿股,占流通A股79.76%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1.9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26.84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34.61%,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