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北京率先做好商业航天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2-27 21:50:22

  探索宇宙,逐梦航天。北京正在下一盘商业航天的大棋:1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5年,引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建成2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特色产业园,壮大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形成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2023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牵头会同市相关部门深入调研、系统谋划,编制形成《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并于今年1月由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行动方案是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刚刚举办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表示,创新是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永恒的主题。要紧抓技术创新,突破商业航天发展技术瓶颈;要加大应用创新,加快商业航天产业集聚;要探索制度创新,推动商业航天持续稳定发展。

  先来看一组数据:泰伯智库2024年1月发布的“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显示,市值/估值100亿元以上的21家企业中,12家在北京,百强企业中,51家在北京。从独角兽企业分布来看,全国1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6家在北京。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北京均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链条涵盖火箭、卫星、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是国内产业链最全的城市,北京经开区、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等均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产业布局方向,“南箭北星”格局已初步形成。早在2020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就推动成立了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形成产业集聚。联盟秘书长龙开聪表示,“北京发展商业航天产业,难中求进、稳中求进,稳得有底气,进得有信心。”

  “发展商业航天,我们有底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处长杨璞晒出一份沉甸甸的“家底”: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正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已形成全国最集中的商业火箭研制产业集聚区,聚集了蓝箭航天、中科宇航、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取得了商业火箭领域多个“第一”。

  2023年,北京商业火箭公司在不少领域刷新了发射纪录。其中,全球首型,蓝箭航天连续2次成功入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星际荣耀成功开展国内首次液体火箭全尺寸一子级的垂直起降与重复使用飞行试验;星河动力实现了我国民营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

  “一箭四星”,协会理事单位腾业创投被投企业国电高科研制的天启星座采用低倾角轨道专用发射顺利抵达预定轨道

  2024年1月23日,一箭五星,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截至目前,力箭一号运载火箭三战三捷,共将37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值得期待的是,中科宇航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将于2025年首飞。

  北京在整星与核心零部件研制、星座建设运营能力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除中国星网集团外,北京创新企业已累计发布十余个商业卫星星座的建设规划。

  银河航天成功发射多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公司正在开展“翼阵合一”卫星关键技术攻关,未来将有效支撑手机直连卫星的宽带通信需求。国电高科已初步建成低轨物联网“天启”星座,航天宏图正在规划建设遥感卫星“女娲”星座,椭圆时空正在规划建设通导遥一体“星池计划”星座。另外,在地面系统方面,测控头部企业北京航天驭星为全国一半以上商业卫星提供在轨运管服务。

  北京卫星数据应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场景应用不断丰富,在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空天信息产业。

  其中,中科星图积极探索卫星导航和遥感融合,开发GEOVIS数字地球系列产品,成功应用到气象生态、智慧政府等多个领域。航天宏图“女娲星座”首发卫星“航天宏图一号”SAR卫星对区域台风受灾监测,助力灾情分析和救援工作的开展。银河航天等单位搭乘“电科1号”综合试验船,完成了对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的首次远海测试,验证其通信覆盖能力。

  “商业航天产业链复杂,涉及环节众多,政策扶持、服务保障、资源支撑、生态营造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北京具备做大做强做优商业航天产业的基础。”杨璞表示。

  纵观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已成为备受世界发达国家追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进全球航天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机遇、新动能、新赛道、新业态,是社会资本热捧的投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世界大国战略竞争与博弈的主阵地、主战场。

  推动北京商业航天在全国乃至全球走在前列,体现北京担当和北京引领,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行动方案》从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示范应用、政策先行先试以及创新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提出23条重点任务,列出未来5年一系列量化数字目标,释放出北京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强烈信号。

  “《行动方案》政治站位高,谋划全局深,工作举措实,报国情怀浓。”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表示,《行动方案》出台“恰逢其时”。

  作为编写参与者,杨毅强表示,业界对《行动方案》期待已久。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又听取多方意见,历经一年多时间酝酿,在“开局即冲刺”的时间节点发布,这是一个既立意高远,又十分“接地气”的纲领性政策文件。

  极光星通参加了2023年北京市卫星互联网供应链创新发展座谈会,对北京市依托大规模星座建设带给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市场机会非常关注。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少俊表示,政府能及时、准确掌握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和需求,让商业航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优”的服务、“进”的空间、“创”的动力,“让我们心里更踏实、信心更坚定、舞台更广阔。”

  “《行动方案》树立‘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理念,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围绕集群培育目标,设立重点项目发展引导并给予重点扶持,具有突破性和颠覆性。”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在仔细研究后认为,《行动方案》既有立足实际的具体规划,又有大胆创新的明晰愿景。

  “《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目前商业航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够、规模化应用场景亟待拓展、监管政策尚需进一步创新等关键问题,直击痛点。”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龙开聪讲出了行业的呼声。

  “《行动方案》强调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进深度合作,开辟了产业布局先河。”在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看来,《行动方案》彰显了北京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的敏锐眼光。北京打造提供低成本、货架化、高性能、一站式、自主可控的卫星关键部组件产品与技术服务的产业集聚地,将在数千亿元规模的商业卫星制造蓝海市场中分享商业红利。

  “心情非常激动,第一时间转发了朋友圈。”谈起《行动方案》,星河动力董事长刘百奇难掩兴奋之情。

  他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将有力深化北京“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一系列量化的“小目标”,体现了北京全方位布局的“全局”思维。同时,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将大大提升北京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振奋人心!”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点赞道,《行动方案》充分体现了北京狠抓未来产业发展的魄力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商业航天民营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决心与信心。

  他表示,面向未来,银河航天将加速相控阵天线、星上大能源、数字处理载荷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型制背景下,与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攻关,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这是一场及时雨。”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董事长杨峰认为,《行动方案》极大地提振了士气。他希望,在推进过程中,能积极引导资金、人才政策等向商业航天企业倾斜,积极探索多种金融服务,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新引擎。

  蓝箭航天董事长张昌武是2018年中关村创业领军企业家,他对于《行动方案》中,“坚持创新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引领地位”这一点,尤其是“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这一具体任务深有感触。结合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在亦庄建设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他说,《行动方案》明确布局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攻关,彰显了北京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的决心,蓝箭航天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可复用火箭型号的研发,争取在2025年实现朱雀三号可复用液氧甲烷火箭的首飞,争取早日实现液氧甲烷可复用火箭航班化发射。

  探索星途创新发展商业航天,飞越时空打造北京航天高地,这是2024年开年,北京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一份“厚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提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质生产力”,在7项具体任务中,提出促进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跃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商业航天是被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的新质生产力,率先作为看北京,《行动方案》给出了有力答案。

  杨璞将《行动方案》高度凝练成“1123”行动,为《行动方案》8个方面23项具体任务划出重点:

  “1”,指一个中心,就是北京的商业航天发展要服务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要深度融入国家航天发展与建设,要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要主动参与外空全球治理,推动商业航天企业成为我国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的重要力量。

  另一个“1”,是一条主线,就是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引导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向商业航天领域集聚,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2”,是指产品示范应用和政策先行先试双轮驱动。一要搭建通导遥创新应用场景,以产品创新应用为引领,打造空天经济新动能。二要充分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的制度创新优势,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商业航天相关制度政策体系构建,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3”,是指可重复使用火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以及空天信息规模化应用三项带动产业发展的专项工作。一是要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二是要以巨型星座组网运营为牵引,带动整星研制、地面终端等规模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推动空天信息规模化应用,激活空天信息数据要素潜能,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政策红利释放,产业发展加速。”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委会副主任袁鸿翼点评道,“在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参与、全社会努力下,北京将打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都样板’。”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特别强调,《行动方案》是对北京“五子”联动重要举措的积极响应,将促进北京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另外,《行动方案》的重要特色在于对数据要素价值的深度挖掘,空天信息的规模化应用、卫星数据应用政策的完善,尤其是明确指出依托大数据交易机构设立卫星数据交易专区,打通数据服务和应用的供需链条,将为商业航天开启新的商机,形成数据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龙开聪表示,攀高逐新,联盟企业倍感振奋,干劲十足。他介绍,在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见效上,联盟致力于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积极推动航天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航天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和细化应用场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引导企业开展更加广泛、更多方式的国际互利合作,扩大国际“朋友圈”。

  “我们要让火箭上天,还要让数据落地。要在商业火箭研制、星座建设运营以及卫星数据应用等方面走在时代前列。”杨璞总结说,作为新时代的“答题人”,北京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力求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向新而行。“希望在未来,北京商业航天的新步伐会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力量、更见神采、更显底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