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月20日(星期二)下午举行落实2024年“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新闻发布会,邀请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烟台市政协副主席、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松杰先生;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烟台市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姜锐先生;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吉鹏先生。
下面,请王主席介绍《2024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有关情况。
大家上午好!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烟台发展进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共同演绎了一场过万亿的精彩故事,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2.46亿元、增长6.6%,烟台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维度!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明确了2035年我市跃升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提出了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总体要求。新征程,步履不停,为乘势而上,进一步改善社会预期、抢占发展先机,推动全年经济固稳向好,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2024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1”就是《关于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烟台在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2”就是年度12项具体工作安排,包括《全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初步安排意见》《2024年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烟台市2024年基础设施“七网”重点项目清单》《烟台市2024年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烟台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动态调整清单》《烟台市2024年全产业增量项目清单》《关于开展“制造业、服务业、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擂台赛”的方案》《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2024年重点任务》《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烟台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推进方案》《烟台市2024年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目标》《“仙境海岸 惠享烟台”2024烟台市促消费工作方案》等12项文件。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既有贯穿全年、牵引发展的政策任务目标,又有着眼当前、推动“开门好”的阶段性措施,有助于持续增强经济活力,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关于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烟台在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若干政策措施》)。
《若干政策措施》共包含10方面62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支持种业创新发展、落实高标准农田补助政策等5条政策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提出加大倍增培育企业支持力度、实施“技改贷”贴息和担保补贴政策、鼓励存量工业项目“零增地”技改等8条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突破发展方面,提出放大服务业引导资金作用、强化服务业载体培育、提升金融赋能水平等7条政策措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提出完善项目激励机制、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支持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等6条政策措施;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方面,提出繁荣消费场景、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支持住房消费提档升级、提升文旅服务水平等12条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内外贸新动能方面,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提升内外贸物流便利性等5条政策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提出强化科创平台支撑、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等5条政策措施;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方面,提出支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优化海上光伏储能配置、提升储能项目电力市场容量补偿标准等4条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提出加快标准化城市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证件照片“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等5条政策措施;强化民生保障方面,提出持续扩大就业、完善救助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待遇等5条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有的是根据新形势结合烟台发展实际提出的创新性举措,有的是过去有成效的政策措施的延续。总的看,兼顾了稳定与创新,既注重全局发展也注重精准施策,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正式文件和政策解读已经推出,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加大宣传、解读力度,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大范围。另外,我们将持续关注形势变化,加大政策研究、储备力度,适时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和企业家们向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谢谢!
感谢王主席的全面介绍。下面,请姜主任介绍《烟台市2024年服务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推进方案》有关情况。
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消费“双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出构建“7+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服务业占比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50%以上,支撑起全市经济发展总量的“半壁江山”。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为全市迈入万亿级城市提供强劲动能。202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增长,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形成了《2024年全市服务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推进方案》(简称《推进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明确市级层面总体目标。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层面,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融合发展、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在载体能级显著提升层面,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互联网、数字文旅等平台经济生态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平台经济标杆企业。在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层面,强化龙头企业引领,重点推动110户现代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年规上服务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层面,大力开展项目擂台赛,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成效。力争服务业年度投资增长5%以上,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进而拉动全市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是明确各重点领域发展预期目标。充分发挥“条块结合分工协作抓发展”工作机制作用,具体围绕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等14个细分行业,逐个领域明确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等23个市直部门分别牵头,推动所在领域的服务业发展,充分体现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和责任化落实,进而形成牵头部门抓总、各部门协同发力、全社会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是明确各区市发展预期目标。根据各区市禀赋、产业特色、发展阶段和阶段重点等,逐一明确14个区市全年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如芝罘区、莱山区、黄渤海新区、高新区、牟平区、福山区、蓬莱区等中心城区要大力实施“服务业强区”战略,加快建设海上世界金融中心、烟台总部基地、环磁山国际科研产业园、济铁物流园等重点服务业园区,加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积极实施高端楼宇提质工程,推进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大隆泰建筑业总部、八角湾总部基地产业园、国际生物产业园、融发海洋总部大厦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一流区域总部和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信息技术、文化旅游、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等县市深入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大力发展交通物流、现代商贸、康养旅游等服务业,依托华为(龙口)大数据产业园、黄金文化旅游产业园、利群综合体等重点集聚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文旅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综试区等区市抢抓机遇,积极推进胶东铁路物流园、泉源苹果智能仓储交易中心、省级航空航天文旅特色小镇、离岛总部经济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开辟服务业发展新赛道。
四是推进措施。分别提出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主体培育、强化项目支撑、强化工作督导四方面举措。《推进方案》提出的任务目标、重要工作均经过了充分调研与反复论证,兼顾现实与可能,既实事求是,又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将是指导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年度行动纲领,必将对全市服务业再上新台阶、加快建成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谢姜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孙主任介绍《关于开展“制造业、服务业、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擂台赛”的方案》和《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有关情况。
近年来,烟台市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坚持以高质量项目牵引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为营造“比学赶超、进位夺奖”的项目建设氛围,鼓励各区市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着力推动明年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围绕制造业、服务业两个领域,遴选确定了一批“龙头引领强、产业特色优、发展空间足”的2024年重大建设类项目进行“擂台比武”(以往入选项目不再参加评选)。其中,制造业项目15个,总投资51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7亿元;服务业项目15个,总投资16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8亿元。现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为标准,重点筛选了一批能够代表我市产业发展趋势、占据行业制高点、具有较强引领性的16条重点产业链项目和“9+N”高端制造业项目。
第八名:总投资22亿元的蓬莱区山东嘉信年产17.2万吨染料及中间体项目。
第十三名:总投资12.2亿元的黄渤海新区上汽通用全新纯电中高级轿车配套电池系统项目。
第十五名:总投资10亿元的福山区新能源及节能电机领域用低重稀土磁材项目。
从产业领域看,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汽车等热门领域,其中,新材料类项目5个、高端装备类项目4个,汽车、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类项目各2个。这些项目是打造烟台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加速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有力支撑,将为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多个优势领域,筛选确定了一批单体投资过亿元、成长前景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服务业重大项目。
第一名:总投资35.8亿元的黄渤海新区烟台港西港区原油库区(300万立方)工程项目。
过去的一年,全市以“7+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为抓手,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提供了强力支撑。本次入选的优质服务业项目,将助力我市构建优质高效、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大项目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4年是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后的起步之年,我市将立足新起点,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和产业集聚的主抓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聚焦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强化全链条跟踪、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上半年高密度开工、下半年大规模见效”,奋力实现项目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为烟台2035年跃升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筑牢坚实保障。
2023年是我市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省里对2022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我市龙口、招远、福山、牟平等4个区市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龙口市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
为持续推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烟台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奋斗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56条。第一部分,提出了2条年度奋斗目标:一是经济实力强的市(区)要真正挑起大梁、中等的市(区)要争先进位、薄弱的市(区)要奋起直追,力争到2024年末,黄渤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过2300亿元,龙口市地区生产总值过1500亿元,芝罘区地区生产总值过13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过500亿元的区市达到4个;二是各区市要奋力在全国、全省各类综合评比排名中赶超进位,地方财政实力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第二部分,围绕七个方面,提出51条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培育县域特色产业。聚焦绿色化工、有色及贵金属、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功能性食品等特色产业,强化金融赋能、数字赋能,完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二是释放县域内需潜力。抓住“以项目建设带动扩大有效投资”这条主线,推动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县域旅游品质,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大力提振县域消费能力。三是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做强八角湾科技创新区、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北大万华联合研究中心等科创载体,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强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对新认定的创新型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四是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三城联创”,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城市能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推动7个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及10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振行动,打造“烟台农品”全品类区域品牌。五是推动县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关停改造落后小煤电机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县域能源结构调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培育一批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及应用示范场景。六是支持县域扩大改革开放。深化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调度协调机制,提高县域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争取全市12个省级以上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支持龙口申建综合保税区。七是提升县域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统筹加大对各区市财力支持和补贴力度,创新银企对接机制,加大信贷支持。积极组建产业基金,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落实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第三部分,制定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促落实等3条保障措施。
这次“1+12”一揽子政策任务体系中提到2024年全市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目标,请问具体目标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4年全市市场主体培育的目标任务是净增7万户以上,其中净增涉税市场主体4.5万户以上,“四上”企业突破1万户,实现“量质齐升”。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培育工作专班统筹调度作用,明确10大重点领域和区市责任分工,以96个重点载体建设为抓手,形成市场主体培育强大合力。二是支持创新创业。通过“青年俊才乐创无忧”行动贯穿全年,实施“双百计划”、创业大赛,为青年创业者搭建载体、提供创业补贴和融资等支持,全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3家以上,提供不少于1万人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机会,全年扶持1500名以上大学生自主创业。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全力助企纾困;推动涉企电子许可证“一照关联”“一码通行”等举措,聚力打造“无证明之城”。四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持续实施领军人才筑峰计划、海外英才吸纳计划、青年人才集聚计划等行动,构建“顶尖人才亿元支持、领军人才百万资助、青年人才万元补贴”政策体系,全年引进不少于400名博士、5000名硕士、6万名大学生。五是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定期召开“亲清发改会客厅”等活动,发布重点项目机会清单,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以项目建设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六是搭建数据联通平台。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息库,打通数据联通渠道,推动市场主体数据资源共享,以数字化驱动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水平。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2023年8月全市认定了首批15个特色产业园,成为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举措,请问下步我们将如何推动特色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园区经济已占到全市经济体量的半壁江山。但进入新发展时期,我市产业园区特色化不明显、专业化不足、集约化不高等问题逐渐显露。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研究制定了《关于设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建立园区竞赛机制的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谋划设立了产业特色鲜明、周边配套良好、四至范围清晰、发展空间较大的首批15个特色产业园。目前,各区市结合园区基础条件,按照既定目标思路,强基础、壮产业、优体系,正奋力推动15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全面起势。近期,我们根据《工作方案》精神,研究制定了《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2024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了年度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并要求每个园区提出2个年度突破事项,力争2024年底,15个特色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税收突破40亿元。
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将聚力推动特色产业园发展,抓牢“产业项目建设、扩大双招双引”两个重点,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全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应有贡献。一是发挥好市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市,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重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共同推动特色产业园高质量建设。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从规划、土地、金融、服务等环节,找准投资增长点,精准供给有效政策,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政策,真正做到“好项目不缺资源、好产业不缺空间”。三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激励机制,将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考核,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制度,重点比产业、比项目、比效益、比效率,推动各园区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重大工程项目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请问对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动态调整有哪些考虑?下步如何抓好重大工程项目清单的推动落实?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重大工程项目是扩投资、调结构、稳增长、增后劲的关键抓手,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滚动谋划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市重大工程项目的工作方案》,共梳理谋划了总投资约2.4万亿元的138个重大工程项目,形成全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清单。两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有一小部分项目因政策环境变化、企业战略调整等客观原因无法继续推进实施。此次调整即是按照《工作方案》提出的“对确实无法实施的项目要及时调出,对符合条件的新谋划项目要定期补充入库”的要求,调出已建成投产和无法继续实施项目20个,新补充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国家能源蓬莱二期2×100万千瓦工程、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绿叶生物制药项目一期等优质重大工程项目37个,调整后清单有155个项目、总投资2.44万亿元。下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抓项目推动落实,持续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各部门、各区市年度工作重点。健全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督查调度机制,实行每月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制度,并将部门和区市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的重要考量。二是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充分发挥烟台市要素保障创新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效能,切实增强重点项目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水平。加强政金企对接,引导信贷资金优先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三是密切关注国家、省宏观政策走向和产业发展动向,立足我市实际,重点围绕现代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持续更新重大工程项目清单,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可以联系市发展改革委杜浩嘉,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