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北京国际模联”)在京举办。此次大会主题为“和平·发展·共赢”,汇集来自全国150余所大、中学校的约700名代表以模拟各国外交官的方式,共同探讨全球热点问题和国际挑战。
伴随着联合国在1945年成立,“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 ,MUN,以下简称“模联”)活动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并风靡欧美国家的大学校园,参与者有大学生、高中生乃至初中生等。自20世纪90年代,“模拟联合国”被引入中国并首先在一些高校和国际高中展开活动,其中,外交学院于1995年首次引入模拟联合国活动,由其举办的北京国际模联已成为国内时间最悠久、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模拟联合国活动。
“模联最大的意义是,让年轻人拓展国际视野,关注人类的共同发展,让他们去思考一些国际问题是否可以用创新的思路和手段来解决。”外交学院院长王帆表示,国际关系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给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国际组织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提出先进的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前沿领域、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议题都要有足够的关注。
“参加模联大会,就像参演一场‘国家拟人化’的演出,自己要设身处地去体会一个国家在某事件中的‘感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个人对国际政治的理解。”合肥六中高二学生夏智怡表示。
曾在去年作为代表参会的外交学院英语(国际传播)专业大二学生赵帅,在今年成为了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会场主席团的一员。他表示,作为代表,需要把控单个国家的立场星空体育下载,对国家层面的内容思考较深入;而作为会议的设计者,则需要审视全局,泛化地了解每个国家所秉持的立场、可能采取的措施,对会场上可能产生争议的部分进行预测,“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从点到面的提升”。
本次大会共设置10个委员会,涉及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四种工作语言。代表们就人工智能、全球气候、环境治理、公共危机等国际热点话题展开研讨。大会评选出的10位“走进联合国”杰出青年,将于今年暑期赴肯尼亚与联合国机构及相关国际组织交流调研。
“同学们用法语交流整体还是很顺畅的,因为大家都很敢于发言。哪怕有一些小的语法错误,也并不影响交流理解,大家还会及时互相指正,有助于提升语言能力。”参加法语委员会的南京大学法语系大一学生顾楚瑜介绍,会场里有些同学本身就是法语专业,也有一些来自英语专业,其第二外语选学了法语。她表示,希望在本科阶段,多了解一些语言文化,以后能把语言融入其他领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来北京。”来自外交部定点帮扶县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的民族中学英语教师罗子来本次受邀带领10名高二学生来到外交学院,观摩北京国际模联。这轮观摩令她在英语教学方面感触很深,表示今后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使用外语的机会和场景。
“希望同学们勇于挺膺担当,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者;培养世界情怀,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坚持善作善成,做奋进新征程上的拼搏者。”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高二学生陈选婷被这段话深深打动。她表示,模联会场的辩论氛围和代表们不断追问的态度,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力,“他们作为学生,却能从某个国家的高度比较冷静客观地思考问题,并为一些合法利益而聚集,是自己心中很理想的状态。”
“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可以锻炼思辨能力,也可以结识很多的朋友。”外交学院大二学生王睿言介绍,他所在委员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关心的议题是人工智能和全球教育,“目前我也在做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需要加深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要意识到如何对它进行合理使用和监管。”
“我们强调融合,只有专业融合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点。”王帆表示,模联大会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很多议题既可以用文科知识,也要利用工科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综合手段融合在一起解决问题。
“这次活动让我的学生们更新了很多观念,比如,不再觉得外交工作等国家大事离自己很遥远。他们明年就将高考,即将面临自己的人生选择。希望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和舞台。”罗子来说。(记者 李汶键)(李汶键)